查看原文
其他

他太爱女人了

扫地僧 LCA 2019-08-17


2018081


只有男性才能在作品中把女性的美表现的淋漓尽致



15 世纪晚期的意大利佛罗伦萨,同性恋并不罕见。


在城市密密麻麻的艺术工作室,那里都是男性,他们亲密地住在一起,平日关注的也大多是男性躯体,他们彼此习以为常。


文艺复兴三杰中,达·芬奇与米开朗基罗都是同性取向,前者甚至因此被告上法庭,但由于无人愿意出庭作证而被豁免。拉斐尔( Raphael )最年轻,也只有他是异性取向。


拉斐尔对女人爱得发狂,如果你看过他的作品,将对此深信不疑。


《披面纱的女子》 拉斐尔 布面油彩 1515 年 皮蒂宫藏


有人说,只有男性才能在作品中把女性的美表现的淋漓尽致,这话放在拉斐尔身上再合适不过。


他的画中满是女性的柔美,在文艺复兴及之后的数个世纪里,这种女性美是难以超越的典范。


37 年的生命旅程,不算长,拉斐尔共创作了近 300 幅画,其中以描绘女性特别是圣母的题材居多,所以人们习惯上把拉斐尔与娇美的圣母形象联系在一起。也难怪欧洲各地几百年来一直流传着一句赞美女性的话:“像拉斐尔的圣母一样。”


《西斯廷圣母》 拉斐尔 布面油彩 1512-1513 年 德累斯顿洲立艺术馆藏


关于圣母作品,最为人熟知的应该是拉斐尔的《西斯廷圣母》。


他 30 岁时完成的这件作品令无数人赞叹——


意大利诗人但丁:她走着,一边在倾听颂扬,身上放射着福祉的温和之光;仿佛天上的精灵,化身出现于尘壤。


俄罗斯艺术家克拉姆·斯科依:这幅画即使到人类停止信仰的时候,仍不失去价值。


中国翻译家傅雷:《西斯廷圣母》可以代表文艺复兴的方向,它是艺术史上最动人的作品之一。


这幅画之所以是整个文艺复兴的旗帜,是因为拉斐尔将中世纪冰冷、僵硬的圣母(神)真正带回到了人间,画中的这个佛罗伦萨平民妇人不仅是世人理想中柔美的化身,更是充满母性的一位母亲。


中世纪僵硬的圣母像


对圣母做极致的展现,是无数艺术家倾其一生的追求,如文艺复兴早期的契马布埃、杜乔,巅峰时期的提香、米开朗基罗和柯勒乔等。


不过直到拉斐尔,圣母的女性美才得到了完美体现。

 

《大公的圣母》 拉斐尔 木板油彩 1504-1505 年 皮蒂宫藏


“人性化”的圣母在拉斐尔的作品中展现,始于他 1505 年的作品《大公的圣母》。


这幅画里,如果不是圣母和圣子头上那一圈不太明显的光环,她们看起来更像是一对年轻的市井母子——慈爱的母亲关注孩子时那温柔的眼神,令无数人感同身受的想到了童年时期母亲对自己的关怀。


这时候,人们才明白,原来“神性”就存在于人性中,最平凡的即是最伟大的,文艺复兴的意义,尽展于此。


《椅上的圣母》 拉斐尔 木板油彩 1512 年 皮蒂宫藏


而在他完成于 1512 年的《椅上的圣母》中,圣母更加年轻、美丽,她不再注视圣子,而是注视着画面外的观众,从她的眼神中,可以读出少女的清纯、初为人母的喜悦、保护幼儿的警惕、以及孕育生命后的娇羞。


她的脸颊圆润丰满、脖颈白皙、头部略低,女性的妩媚被表现的淋漓尽致;她身上的绿色披肩,是当时意大利民间妇女常见的装束,而头巾,几乎将神圣的光环遮住...这幅画传递的,正是普罗大众对美好的向往。


实际上,这幅画中圣母的原型是拉斐尔的恋人,这位名叫芙纳蕾娜的姑娘,是佛罗伦萨面包师傅的女儿,二人一见钟情。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这位女性的美才得以如此传神吧。


6 年后,拉斐尔创作的《面包师之女的肖像》似乎证明了这一点,画中的芙纳蕾娜半裸、眼神温柔娇羞,动作欲遮还羞,这正是面对心仪男子时的神态。


《面包师之女的肖像》 拉斐尔 木板油彩 1518 年 巴尔贝利尼宫美术馆藏


拉斐尔是真正的天才,他极具绘画天赋,在 17 岁时就被称为“大师”。


当这样的才华装进一副俊朗的外表(首图是其自画像)內时,频繁的获得女性青睐便毫不奇怪了。在浮华的罗马社交界,拉斐尔整日周旋于贵族女性和追求者之间,这些女性带给他快乐,也成了他的灵感源泉。


当有人问拉斐尔笔下的女性为何如此美,是哪里找的模特时,他回答,“我是从不同的女人中综合她们的美,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。”


然而,拉斐尔并不是一位只追求身体快乐的玩客,他以极其细腻的心态,体会着“美”的感受。他对女性极其尊重,用自己的画笔将她们的美留在世间,于是,每一位和他有过交集的女子,都成了他笔端圣母的一部分。


也就是说,拉斐尔笔下的大部分圣母,是人间各类女子美的集合。反过来想,圣母不就是人间所有女性优点的集合吗?


《美惠三女神》 拉斐尔 木板油彩 1504 年 孔代博物馆藏


4 月 6 日,既是拉斐尔的生日,也是忌日。


他逝世后,教皇利奥十世主持了盛大的葬礼。他的墓上刻着这样的墓志铭:这里安息着拉斐尔,当他在世时,大自然深恐被他征服;当他谢世时,又怕随他而去。


本文大部分内容出自奥地利艺术史学家威廉·E·苏伊达的著作《拉斐尔》,全书用简练而详实的语言描绘了画家的一生。



二战期间,国际最顶尖的艺术类出版商——费顿出版社,出版了一套图片清晰、集当时艺术史学家最新研究成果于一体的画册,后来人们将这套书称为“费顿经典”。2015 年,“费顿经典”再版,至今传承了几近 80 年。


本次推荐的大开本《拉斐尔》即是这套经典书中的一本,它着重提供丰富且优质的画作复制品,配有适量文字,以鼓励读者在解读汗牛充栋的文献之前,能与艺术本身进行深入接触。


除了阅读,它也具备一定的收藏价值,《拉斐尔》原标价 599 元,LCA 取得优先合作价—— 406 元,包邮、限时 5 天


另外,本系列的其他三本是《伦勃朗》、《维米尔》和《波提切利》,价格一样,优惠期限一样。


喜欢的朋友可以 长按下方二维码 或者 点击左下角的“阅读原文” 去看看了。



你还可以看——

国内艺术:我把宋画放大了 10 倍,吓死 | 我对比了 500 年前的两幅画,懵了 | 看了全球 200 家博物馆的藏品,吓死

国外艺术:马蒂斯,你过分了! | 如果你只知道她曾裸身、自残,是远远不够的 | 400 年,可以做什么?

文化生活:在美术馆里富养孩子 | 我听这么屌的音乐,为毛没有女朋友? | 你理解个屁!




浪微博:L与CA

邮箱:lca_art@163.com


▼▼ 点击【阅读原文】,去 LCA 的手工店看看。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